覺得網路真的很神奇啊
可以讓你一次看到很多人的意見
你認為什麼是成功的文章呢?
是精妙的結論嗎?
是完整的架構嗎?
這些都不算是
那是絕對的真理嗎?
這太偏頗了
那就看眾人的意見吧!
你有所缺的就讓別人來補充
看完了大家的意見
就瞭解了事情的完整架構!
所以我覺得真正成功的文章是
主題者發起了一個能引起群眾目光並願意給予意見
不管群眾對主題者是褒是貶
只要主題者接近中立
然後能產生一系列的探討
那就夠了
多麼美好啊
一次可以了解很多個面向
不為主宰
這太累了
但我想完整看清全貌
更重要的是中間腦袋運作的感覺
真的很棒
像我剛剛看的是有人評論郭董批判巴菲特
於是出現了不同立場的人
有人因為不喜歡郭董
因為他說過的話
對勞工的剝削
有人順便題了王雪紅對中國的立場問題
並與郭董比較
有人不認同巴菲特
覺得他只是算是大型的主力而已
行為並沒有比較高尚
也有幾個很有研究的
把相關事件做了很完整的解釋
目前分類:讀書心得 (9)
- Jun 10 Fri 2011 06:27
網路文化-何謂成功的主題討論
- Mar 11 Fri 2011 23:08
描述現代社會人心的漫畫:擁抱.性.愛
還不錯的漫畫
18禁但不脫離現實
沒有日本漫畫的幻想
畫風偏稍微少女系列
短篇漫畫
每篇都是不同的主題
呈現了各種形式的戀愛
會偏稍微灰暗面
因為幸福的形式只有一種
其他形式的愛則比較坎坷或者不被祝福
當然也有美好的結局
至於劇情用過多文字去介紹
則抹滅了漫畫的淺顯易懂性
看了也容易打瞌睡
所以我只提及一個
有一篇是網路的幻想與真實外貌的反差
外型與內在不符的人雖然在真實生活會有不協調感
但靠著網路就有宣洩的出口
他可以真實的做內在的自己
然而最終你還是渴望與網路的朋友會面的
這邊就描寫了當對方從你的文字中理解你的內在
真實會面時產生的落差-你內在與你外型的落差
- Jun 19 Sat 2010 20:28
商周VS遠見
這是我對兩者的比較
遠見提供的是未來是資訊
商周是現在是與過去式
因為未來充滿變數
只能抓一個大概
不過是因為引進國外資訊
所以會比電視新聞還早半年至一年報導
節能減碳.探交易就是一例
商周則是較紹企業家的成功與失敗
她是一種觀念
我覺得觀念比較重要
因為他是基礎
有了觀念資訊才可以延伸應用
否則資訊還是資訊
遠見比較偏學者取向
- May 02 Sun 2010 13:16
創意X創業2
案例一
為了避免老員工拿翹
因此
1.以機器代替部分手工
2.老員工必須技術傳授
且新員工學會新技術
才可以加薪
案例二
婚禮顧問
籌備婚禮的公司
必須設想大方向
從燈光.花卉.擺設.客人座位.照片拍攝
等等都要具備
因為是新興行業
所以上述有相關的產業
都會搶食大餅
婚禮顧問販賣的是感覺
追求的是客製化
你要什麼的風格他都可以做出來
必須具備的能力有
體貼與傾聽對方
了解對方後
才能真實的呈現對方要的
案例三
整合行銷
講簡單就是把公司的定位弄明確
她塑造的是公司的形象
所以必須對企業主有一定的了解
從鎖定的銷售市場
公司成立的目標
產品類型
等等...
整合者腦袋必須靈活
將很多意念分解在組裝
讓它能讓人們接受
- Apr 05 Mon 2010 14:33
VITAL FRIEND
大概是五年前的書
封面看起來也普普通通
不過我推薦大家看
它教你要對朋友有所分類
因為我之前就覺得朋友就只是朋友
但朋友也是有分的
書中把朋友分成八種
主要是讓你認識八種朋友
並讓你做測驗
了解自己算是別人的哪種朋友
並希望你能與朋友做情感交流
擁有親密的聯結
至於測驗
附錄在書中
所以要花錢買囉
大概介紹
書本希望你做的測驗是有意義的
不只是了解自己
並希望你能改進
很忙也可以交朋友!
比如說你在忙於學業
那你就可以交學業上的朋友
交朋友的方法:
從常接觸的人下手
因為這樣比較容易結交
怎樣的人不適合當朋友?
如果彼此相處無法快樂
甚至很容易起衝突
那就不是好朋友
對朋友要有正確的期待!
朋友不太可能扮演你人生的所有腳色
比如它是開心果
那你對他的期待就是開心果
- Apr 05 Mon 2010 14:29
創意X創業
以下是創意X創業一書的小感想
案例一:
堅持MIT的精品地位所以無法量產
又主打中上價位
買的都是高薪族
獲利有限
於是開發小單品
來增加客源與收入
案例二:
一開始的目的就是成為世界品牌
特色是發起人具有國貿經驗
對行銷很在行
但為了累積商管的經驗
於是代工->設計代工->自創品牌
品牌創立之初就到國際展覽擺攤
增加產品的能見度
參展了一年讓別人覺得它是認真之後
才有些許的客源
為了成為世界品牌必須要能量產
於是工廠設在大陸
這樣他才能一次接很多訂單
此外他商品的包裝也很有特色
因為販賣瓷器類
在過年期間他主打過年瓷器禮盒
而且公司雖然可以算跨國企業了
核心人員卻只有四人!!!
其他外部作業通通外包
比較具有彈性
因為是設計美學類的商品
設計師想法也比較開放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會有下列的想法
為什麼我不是領月薪?
這樣收入會不穩定!
案例三:
出雜誌來提升品牌形象
因為雜誌是月刊
所以要長期經營
而且雜誌也不好做
所以算是虧本投資形象
商品的風格有點類似小品女孩
不搶眼低調
圖案簡單
前期以低門檻的T-SHIRT為大宗
販賣周邊商品來獲利
到了後期開始找自己的專賣店
店裡會定期舉辦活動
(有點類似哈雷企業
定期出自己的書
還有專屬的俱樂部)
案例四:
平面設計
發起人想法很多變
它的科系也總共換了三次
特色是走精緻路線
他第一本出的書
採用了不同材質的紙
並訪問了許多人對於埃及的看法
並參考書上的照片
有了視覺與腦海上的幻想衝擊
可以算是一本體驗旅遊的書
他第二個作品是筆記本
一樣是不同材質的紙
此外封面都不同
每個封面都有設計者當時的故事心情
筆記本從A出到Z
讓人有一系列的感覺
因為受歡迎而被大量仿冒
於是他提高商品製造門檻
它一樣是筆記本不過是封面可以轉360度的筆記本
另外它還出了一個只有一個手掌大的四方形月曆
它把可以販賣的分成三部份
客製化->別人委託才做(所以一定賺)
自製產品->品牌行銷(增加品牌的形象)
提供想法->販賣的是一種概念
(可能商品不一定賺錢
但設計師很喜歡
或者他的想法廣告出去有一定困難度)
藝術=自我的探索
設計=與群眾的互動
所以設計不=創意
創意是特別
但別人不一定能接受
- Apr 05 Mon 2010 14:00
有點雜的商業看法小筆記
1.農民市集:
在歐洲也發展了10年了
幫助了農民與消費者的直接接觸
免去了盤商的中間剝削
產品精神自然.當季.當地
2.電腦有促銷的時段
電腦展:
主要以送贈品為主
但可能會多拿到自己不想的東西
或者是賣出去的零件做打折
開學日期前後一個月:
因為買電腦的大宗是學生族
而開學期間要繳學費
所以算是小淡季
- Mar 07 Sun 2010 17:27
商周這週內容小筆記
內容只有一點點
1.百貨公司一樓販賣物為啥是精品
因為一樓是人潮最多的地方
所以要賣就要賣能賺最多的商品
精品因為體積小
但是價值高
所以獲利最為豐富
此外一樓是門面
為了給人高尚的形象
百貨公司當然是賣形象好的產品
2.當雙方陷入賽局理論的時候
(互助可以脫離困境
但因為彼此的不信任
而單獨運作
互相陷在困境中)
就要靠善意的第三者
當雙方的溝通橋樑
這樣就可以突破
引申至金融海嘯
如果當初美國政府
不直接說出不會支援華爾街的公司
華爾街的公司也就不會困在賽局中了
3.假如股市是中性
也就是有好壞消息的話
會在上下震盪
短期內要多注意變化
4.中國印度拯救世界經濟?
以GDP來說
中國的GDP比起美國差遠了
如果要拯救的話
必須靠中國強勁的消費
但是中國是以出口賺取外匯為大宗
GDP低於美國的情況下
他能買多少產品?
在出口下滑的情況下
必須減少建設支出
反而會使其他原物料出口國獲利減少
5.壽險業創業?
因為保險業的條款
5.1保險員必須賣金控的產品
增加保險員的負擔
5.2此外賣保壽險的佣金率降低了
獲利大為減少
於是保險員部分出走
為了留住人才
保險業推出歐美的"專屬經紀人"制度
鼓勵保險員自行創業當老闆
保險員及保險公司各出資ㄧ半
保險員跟公司是平行的
但是他必須保持獲利
而且人才必須自己招募
難度大為提升
如果表現不佳公司會收回
- Dec 12 Sat 2009 03:25
推薦好書"富爸爸,窮爸爸"
如果這本要我出錢才能看
我出500都沒關係
因為他能解釋我心中的疑惑
我生活20年內所面對的問題
文章我能看得很快
因為我很投入
可見他提供我的不只是資訊
而是一種新的價值觀
他解釋為什麼人生活會貧困
至於詳細細節請自己翻閱
真的強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