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海報訴求與我得到的啟發不太相同
這部片給我感覺偏心靈上的灰色調
大概要演到一半
觀眾才會有點進入狀況
主角
伊莎貝爾雨蓓飾演妓女
五官真的很漂亮
可惜四十多歲了
另一個是胖子精神分析師
主調音樂
細碎緩慢的鋼琴聲
讓我聯想到
表現的風平浪靜
而大提琴(應該吧)有氣無力的拉奏
就像心底上的波濤洶湧
雖然目前很平順
你卻會擔心隨時會有翻盤跌落的可能
啟發感現代服務業職業病
因為服務業是顧客至上
客人都是對的
就算不是對的
你也要盡力去滿足客人的需求
而對客人太體貼的後遺症是
你活的不像自己
演員也是
為了演活戲中腳色
必須揣摩投入
演完後會有到底哪個才是真實自己的疑惑
職業妓女也是在失去美貌的優勢後
必須滿足各種客人的需求
自己才能繼續執業
打扮成客人喜好
甚至態度與說話速度都可以更改
節尾
女主角失去動力卻勉強的笑了一笑
回應了音樂對我的感受
儘管平順
事情隨時都有翻盤的可能
必須謹慎小心
關於精神科醫師的額外探討
我認為精神科有必要做一個大改革
因為醫師的態度太死板了
像是一個沒有情緒道德崇高的神
傾聽你的需求與困擾
也許他們的目的是不影響病人的心情
但我卻覺得太過高尚
離正常人好遙遠好遙遠
你可以憤怒
你可以哭泣
你可以表達你的任何情緒
請不要一直都用這種態度好嗎!?
片中的病人面對精神醫師的這種態度
一直都沒有自信
問了許多問題
儘管他很正常
一切都是他的心理問題
直到精神科醫師有點哀傷後
病人就說他好了
以後不必再來看病了
因為病人感覺到醫師都有哀傷的時候了
那他的心理感受其實也都是正常的
並不需要看病
當然可能的原因在於醫師必須無條件的接納治療病人
- Apr 19 Tue 2011 22:23
電影:特別服務(現代人的通病)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